这是我给《网络公民》写的第一篇华文稿。我已经答应加盟《网络公民》,肩负起开扩它的华文部的重任。
双语教育的迷思
最近报业控股为李光耀先生出的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李光耀似乎尝试在这书里为自己“平反”他扼杀方言,大幅度降低华文教育水准的“罪行”。尤其是许多以往受华文教育的国人,对李光耀关闭南洋大学,消灭华校的做法,都只能静悄悄的恨在心里,只等李光耀百年归西才会把那闷在心头的“真心话”大声的说出来。
以李光耀目前的社会和国际地位,其实是无须害怕这一小撮人在他作古后对他的指骂。毕竟他已经把新一代的新加坡人都转变成能以英语通达世界的“环球公民”,还会有谁在意这些“不合时宜”的指骂呢?也许李光耀身体里毕竟是流着华族的血,还是非常在意人们如何为他“盖棺论定”吧!
李光耀的双语政策是建立在两个基本考量:
(一) 政治整合
(二) 经济发展策略
政治整合
李光耀在五十年代是骑着受华文教育的民众反殖民主义的情绪而崛起的。李光耀之所以能成功在1959年夺取政权,全靠这班华校知识分子。
但是一旦夺得政权以后,这批华校知识分子便成为行动党党内分歧的主要原因。最终他们便分裂出来组成社阵。过后在几次的逮捕行动中,几乎所有的社阵领袖都被扣上共产党人的红帽子被关了起来。
自此以后,李光耀所领导的行动党政府就对华校生不再信任。当时的学运大多数都是由华校发起的。南洋大学做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最高等学府就变成被整治的第一号对象。
这政治斗争的历史背景便成为李光耀致力于削弱华文教育的主要原因。行动党便以另一个“名正言顺”的政治理由来把这“以英文为主”的语言政策合理化。理由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必须有个共同语言平台好让各族都能和谐的沟通。
但是我们要仔细地检视这语言政策的逻辑。我们固然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但有必要牺牲各族的母语水准吗?有些欧洲国家甚至有四种语言的教育政策。这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在学习周边各国的语言外,还能继续保持着自己的语文文化程度。他们能做得到,为何我们不能?
经济发展策略
经济发展是另一个李光耀常用来作为偏重英语,削弱母语教育的理由。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依靠大量跨国公司来本地的投资。我们为了配合这些跨国公司,也就理所当然把重点放在英文教育上。
但是纵观亚洲四小龙、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史,唯有新加坡牺牲了各族的语文教育以换取经济发展。对新加坡华社来说,我们不只是牺牲了华文教育水准,而且还赔上了我们各族的方言。行动党一方面说为了加强华文的水准而推行讲华语运动,从而摧毁方言。但是另一方面李光耀和行动党议员又以他们有“精英遗传”的孩子和子孙无法应付华文学科为由,对华文教育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华文教育水平!
香港、台湾和中国虽然都经济发展得非常迅速,但是他们不只保留了方言,并且华文水准更是远远超越了新加坡。李光耀和他的同僚是否让我们新加坡华族付上了不必要的惨痛代价?
失败的双语政策
不管我们从任何角度来看,李光耀最终的目的就是塑造一个以英文为主其他各族语言为次的国家。所谓的“双语政策”根本就不是一个以对等的重要性去实行真正的双语政策。这样长期削弱和牺牲本族文化的双语政策怎么能算是成功的呢?
吴明盛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